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424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711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资源一号02C卫星多光谱数据没有蓝色波段,给制作真彩色影像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针对02C卫星多光谱波段的特点,分析了常用线性模拟蓝波段影像方法,选取多景不同时相的、覆盖山地或平地的真实数据进行加权法和平均值法的对比试验,定性与定量分析后的结果表明:基于加权法生成蓝波段的真彩色模拟结果,无论是从整体色调方面,还是从典型地类的颜色方面,均优于基于平均值法生成蓝波段的真彩色模拟结果,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后进行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82.
月球表面主要矿物反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分析了矿物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光谱生成的机理,介绍了月球表面最为主要的四种矿物——辉石、斜长石、橄榄石、钛铁矿,并分析了它们各自光谱特征及生成原因,讨论了造成同种矿物光谱差异的原因,给出了它们各自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83.
刘辉  寿亦萱  漆成莉 《气象》2014,40(6):678-686
使用探空、NCEP-FNL,数据和高光谱分辨率大气垂直探测仪(AIRS)标准反演数据计算大气不稳定度指数,对2011年6月23日北京强对流天气发生前的本地及上游大气中不稳定能量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利用08、14和20时探空数据计算的北京站不稳定度指数显示了在"6·23暴雨"过程发生前后北京上空不稳定能量变化,上游关键区无探空数据;利用NCEP和AIRS数据计算的不稳定度指数显示,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在北京的上游关键区大气处于极端不稳定状态(K指数大于40,SI指数小于一5),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探空数据时空分辨率较低,不利于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质量控制后AIRS数据计算的不稳定度指数可以监测对流天气的发生;空间分辨率较低的NCEP数据监测小范围大气不稳定层结能力较低。综上所述,AIRS反演产品具有弥补探空资料时空分辨率不足的优势,利用AIRS L2反演产品计算晴空大气不稳定度指数产品可以监测到"6·23暴雨"天气发生前上游关键区大气层结稳定度状态,为预报员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84.
??ITRF2008??????й???????5??IGS??????WUHN??BJFS??URUM??KUNM??SHAO??2012??????????????TriP?????????????????????????С??????????????????????????????????????????н?????????????????????????????????GAMIT/GLOBK????????????????????з?????????ж???????????????й??????IGS???????????д??????????????????????????????????????????????????URUM??KUNM??BJFS??SHAO?????????????????????BPPL+WN????WUHN??????N??E??U????????????????з?????????????BPPL+WN??FN+WN??PL+WN??????????BPPL+WN??????????а???????????????????????????2 mm??BPPL???????WN??????1/10???????0.28??0.89 mm????????????????С???????????????????????????????????С??????TriP??????????????????????????????????????????????????  相似文献   
85.
刘黎平  谢蕾  崔哲虎 《大气科学》2014,38(2):223-236
本文首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利用毫米波云雷达功率谱密度反演雨滴谱时,降水粒子米散射效应、空气湍流、空气上升速度等对雨滴谱和液态水含量等参数反演的影响;建立了功率谱密度处理及其直接反演雨滴谱、液态水含量、降水强度和空气上升速度的方法;并利用2012年7月在云南腾冲观测的二次弱降水数据,采用毫米波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垂直廓线以及780 m高度上的功率谱密度对比的方法,以及毫米波云雷达观测的780 m高度上功率谱密度、回波强度与地面雨滴谱计算得到的这些量的对比方法,分析了毫米波雷达数据的可靠性;并将780 m高度上毫米波雷达反演的雨滴谱与地面雨滴谱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毫米波雷达反演的雨滴谱的准确性;分析了毫米波雷达回波强度偏弱的原因,讨论了该高度以下降水对毫米波雷达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湍流对弱降水微物理参数反演影响不大,而空气上升速度和米散射效应均对反演结果有一定影响;毫米波雷达观测到的径向速度和功率谱密度与微降水雷达比较一致,回波强度的垂直廓线的形状与微降水雷达也比较一致,但毫米波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偏弱;与雨滴谱计算值相比,毫米波雷达观测的低层的回波强度也偏弱,天线上的积水是造成毫米波雷达回波强度变弱的主要原因。毫米波雷达观测的低层的功率谱密度与地面雨滴谱观测的数据形状比较一致,但有一定的位移。毫米波雷达反演的雨滴谱与地面观测的谱型和粒子大小也比较一致。这些结果初步验证了毫米波雷达观测的功率谱密度及其反演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6.
CLM4.0模式对中国区域土壤湿度的数值模拟及评估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利用普林斯顿大学全球大气强迫场资料,驱动公用陆面过程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0,CLM4.0)模拟了中国区域1961~201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将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Reanalysis,NCEP)和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OS,AMSR-E)反演的土壤湿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LM4.0模拟结果可以反映出中国区域观测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但东北、江淮和河套三个地区模拟值相对于观测值在各层次均系统性偏大。模拟与NCEP再分析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与AMSR-E的反演值在35°N以北的分布也基本一致;从1961~2010年土壤湿度模拟结果分析得出,各层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增加。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西部地区。东北平原、江淮地区和长江流域为高值区。土壤湿度数值总体上从浅层向深层增加。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除新疆西部和东北部分地区外,土壤湿度在35°N以北以减少趋势为主,30°N以南的长江流域、华南及西南地区以增加为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CLM4.0模拟的夏季土壤湿度在不同程度上响应了降水的变化。中国典型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土壤湿度减小,湿润区增加。其中湿润区土壤湿度对降水的响应最为显著,其次是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采用IKONOS遥感图像,选取波谱特征区,通过区域像元统计并计算各波段权重系数,将影像进行波谱归一化处理,使归一化的影像岛陆与海水特征更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最佳分割阈值,对归一化的影像进行二值化,从而提取海岛岸线。该方法采用特征曲线法进行水陆分离,得到的二值图像保持了原图的有效边缘,采用二值形态学提取的海岸线连续可靠、信噪比高。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能有效提取海岸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海水酸化造成全球珊瑚礁严重退化,应用卫星遥感手段可以快速地对珊瑚礁进行监测。在野外做酸度对比实验具有条件不易控制、周期长等局限性。文章提出一种室内测量珊瑚光谱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酸度梯度下珊瑚光谱的变化,为研究海水酸化对珊瑚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试验采用7.6、7.9和8.1的酸度梯度,结果表明:在pH为8.1和7.9环境条件下,珊瑚的光谱趋势大体一致,总体上珊瑚光谱波峰出现了向长波方向的红移。但是在pH为7.6的条件下,珊瑚的光谱在650~700nm之间出现一个反常的吸收谷,这是由于pH 7.6的酸度条件适宜一些藻类生长,藻类附着在珊瑚表面,从而影响了其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89.
Influences of large-scale climatic phenomena, such as the E1Nifio/La Nifia-Southem Oscillation (ENSO) and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on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t the Lijin station in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at the Datong station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aximum entropy spectral analysis (EMD- MESA) method, the 2- to 3-year, 8- to 14-year, and 23-year cyclical variations of the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t the two stations were discover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on the inter- annual to interdecadal scales were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m 1950 to 2011,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occurred in the natural annual water discharge in Huanghe River. However, the changes in water discharge in Changjiang River basin exhibited a slightly upward trend. It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river discharge in the Huanghe basin were driven primarily by precipitati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Changjiang River tributaries, ice melt and evaporation contributed much mor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basin. Especially, the impacts of th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s such as ENSO and PDO could change the long-term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basins of the two major rivers. Generally, low amounts of basin-wide precipitation on interannual to interdecadal scales over the two rivers corresponded to most of the warm ENSO events and the warm phases of the PDO, and vice versa. The positive phases of the PDO and ENSO could lead to reduced precipitation and consequently affect the long-term scale water discharges at the two rivers.  相似文献   
90.
米槠次生林内4种植物叶片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的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和荧光效率指数(Fef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的DOC和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的平均值为67.90%和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和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的87.40%~94.77%和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的pH值和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的数量和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的DOM含有更多的养分和芳香类和腐殖化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的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